中國NFC手機市場跌宕起伏的這些年
- 2019-02-26 21:50:00
- 諾塔斯智能科技 原創(chuàng)
- 3383
而近場通信,是在13.56MHz頻率運行于20厘米距離內的一種通信方式,其傳輸速度有106 Kbit/秒、212 Kbit/秒或者424 Kbit/秒三種。通過在單一芯片上集成感應式讀卡器、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通信的功能,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移動支付、電子票務、門禁、移動身份識別、防偽等應用。
或許現在很少有人知道第一部NFC手機,它是2004年諾基亞推出的世界首部NFC手機——諾基亞3220。
由于那時候的NFC應用場景稀少,支持NFC功能的手機終端也只有諾基亞3220。因此,它并沒有讓NFC功能在手機市場上得到大面積的推廣和應用。
2010年的三星Nexus S,此時安卓系統(tǒng)也開始支持NFC了,而且谷歌還專門開發(fā)出了用NFC模擬銀行卡的程序Google Wallet(谷歌錢包),手機NFC元年正式開啟。也就是說,在9年前,就已經有了可以進行“手機無現金支付”的設備,而那個時候支付寶尚未獲得國家的“支付牌照”,二維碼支付也未新起,但是NFC也沒能借此一炮打響,這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。
記得那時候,Lumia系列尚火,市面上配備NFC的手機會附送或者自己買幾個“NFC標簽”,用戶需要自行編程,指定標簽的用途——比如說在辦公室貼一個NFC標簽,手機往上一貼,就會自動執(zhí)行動作,比如靜音等等。在今天看來這樣的功能過于簡單,顯得十分“智障”。此時NFC的開發(fā)尚在發(fā)掘期。
2013年前后,三大運營商也曾嘗試過推廣NFC技術——比如玩NFC的老司機基本上都玩過的“NFC-sim卡”。即使是沒有NFC功能的手機,只要換上這種卡,也能實現銀聯閃付或是市民卡功能。和現在的手機NFC可以模擬各種銀行卡、公交卡不同。NFC-sim卡功能非常單一,只能使用銀聯服務、只支持本地公交卡,無法互聯。市場對移動支付的前景還未明確,更沒有現在如此大規(guī)模的商業(yè)推廣。絕大部分用戶根本不知道還有NFC-sim這種新業(yè)務,并且辦理也很麻煩,最終也是銷聲匿跡。
時間來到2015年。手機NFC重新“再流行”,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手機設備商的強力普及和線下支付的興起。特別是最近幾年,因為有了銀聯等等高強度的手機支付優(yōu)惠,用戶們突然發(fā)現有NFC手機,在線下支付不僅方便還能省錢。而有的手機廠商意識到,自己可以通過自家“Pay(支付)”功能進一步擴大消費群體同時還能賺一筆支付渠道的費用,何樂不為呢?
簡單的印證——國內對NFC態(tài)度積極的廠商,幾乎全都是有自己的支付業(yè)務。就在最近,MI Pay也正式支持線上支付了。
當然,因為和運營商扯皮而錯過移動支付黃金時期的銀聯,也因此在移動支付領域敗下陣來,“成也NFC,敗也NFC”用來形容NFC移動支付的發(fā)展再貼切不過了。
我們從NFC應用最廣的兩個功能——“支付“和”公共交通”接入數量來分析,統(tǒng)計數據如下。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國產的華為和小米遙遙領先為第一梯隊兩個“超級大廠”,更不用說國產在線上和線下門店支付接入量和優(yōu)惠力度了。
其它手機廠商,魅族旗下已有多款機型支持云閃付,同時也在擴大手機交通卡的支持;一加、錘子和OPPO也有部分機型支持了手機交通卡。而vivo只有xplay、xplay3s、x5pro V有NFC功能,此后的手機都去除了該功能。這些廠商組成“多強”,在今后的發(fā)展中會逐漸趕上潮流,但是超過華為和小米是基本無望的。
聯系人: | 張經理 |
---|---|
電話: | 400-023-6659 |
傳真: | 023-68798110 |
Email: | 843718693@qq.com |
QQ: | 843718693 |
微信: | Lotus-Smart |
微博: | lotusreader |
旺旺: | 諾塔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|
地址: | 重慶市江北區(qū)宏帆路36號宏帆天地1棟6樓 |